攻打舰艇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海军单位特性进行针对性部署。驱逐舰凭借高机动性和鱼雷攻击能力,能够快速接近敌方舰艇并造成致命打击,尤其适合对付战列舰等重型目标。巡洋舰作为多面手,既能提供稳定的火力输出,又能兼顾防空任务,是舰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潜艇则依靠隐蔽性实施突袭,对缺乏反潜能力的舰队威胁极大。航空母舰虽自身防御薄弱,但搭载的舰载机可进行超视距打击,是远程压制的重要手段。

攻打舰艇时需注意战术配合与地形利用。驱逐舰应优先锁定敌方战列舰或航空母舰,利用地形掩护接近目标后发动鱼雷齐射。巡洋舰需保持中距离火力压制,同时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避免被敌方航空力量集中打击。潜艇作战需依赖声呐探测和隐蔽行进,选择敌方舰队航线上的伏击点进行拦截。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编队应分批次出击,优先摧毁敌方防空设施后再集中攻击主力舰艇。

兵种科技升级对攻打舰艇效率有显著影响。提升驱逐舰的鱼雷射程与伤害可增强其突袭成功率,巡洋舰的火炮精度与射速升级能提高持续输出能力。潜艇的潜航深度与静音技术升级可延长其隐蔽时间,降低被反潜单位发现的概率。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与攻击效率提升后,能更快瓦解敌方防御体系。资源分配应优先保障主力兵种的科技研发,避免分散投入导致战力不足。

若敌方舰队以战列舰为核心,可集中驱逐舰与潜艇实施快速歼灭;若遭遇航空母舰编队,则需优先出动舰载机或防空巡洋舰压制其空中力量。舰队阵型应结合战场形势动态调整,分散队形可规避敌方范围火力,集中队形则利于集火高价值目标。侦察单位的视野控制同样关键,及时掌握敌方动向才能提前部署攻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