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修复是维持舰队战斗力的核心机制之一。能够执行修复功能的舰船主要包括医疗船、支援驱逐舰以及搭载维修无人机系统的航空母舰。这些舰船通过主动技能或被动效果为友方单位提供持续治疗,其修复效率受舰船等级、技术值强化和装备模块影响。医疗船作为专职修复单位,通常拥有较高的治疗量和范围,但机动性较差;支援驱逐舰则兼顾火力与维修能力,适合前线应急修复;航空母舰的维修无人机系统能实现战场全域覆盖,但需要消耗大量指挥点。
医疗船和支援驱逐舰必须编入主力舰队或增援舰队才能生效,其修复目标优先选择耐久度最低的友方单位。维修无人机系统需在蓝图研究中解锁对应模块,并在战斗前配置于航母机库。修复行为会消耗舰船能量,能量耗尽时将中断治疗。部分高级舰船可通过技术值强化提升能量恢复速度或治疗量,这是后期提升修复效率的关键途径。
修复舰船的战略部署需要综合考虑战场环境。在持久战中,医疗船应置于舰队中后方以避免被集火;支援驱逐舰适合伴随主力突击编队行动;航母维修无人机则更适合多舰队协同作战的场景。敌方若配备反支援型武器,会优先攻击修复单位,因此需配置护航艇或防空舰提供保护。资源充足时,可为修复舰船加装护甲或回避系统以提升生存能力。
技术强化是优化修复性能的核心环节。医疗船的纳米修复云、支援驱逐舰的应急维修阵列、航母的高级无人机控制等关键模块,都需要通过蓝图研究获取技术值进行升级。每级强化可提升约8%-12%的修复效果,但会相应增加能源消耗。建议优先升级修复范围和基础治疗量,其次考虑能量消耗降低属性。部分特殊技术如战场急救协议能赋予舰船濒死状态下的自动修复能力,这类技术需要通过特定协议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