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中国文明的领袖,在文明6中拥有独特的奇观建造优势和长城改良设施,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快速发展需要围绕奇观抢建、文化科技双轨推进、战略布局展开。开局阶段需优先确保高产能地块建立首都,丘陵与石材资源是关键,首圈地块至少包含1个三锤地块支撑早期生产。侦察兵探图与工人速出是核心策略,前者用于定位城邦与奇观位置,后者通过砍伐森林快速完成关键建筑并触发尤里卡。秦始皇的工人额外使用次数和奇观加速能力,使得抢建金字塔、阿帕达纳宫等远古古典奇观成为这类奇观能带来使者、文化、科技等复合收益。
中期发展需重点规划长城布局与剧院广场联动。长城必须沿国境线建造,城堡科技前提供每段6金币收益,研究城堡科技后追加4文化值,其弯曲走向应尽可能覆盖丘陵高产地。剧院广场需与奇观相邻获取加成,首都通常搭配阿帕达纳宫形成+4文化,分城则根据港口或沙漠地形分别构建巨像+王陵或大金+铁山组合。该阶段需保持工人持续产出,利用农奴制政策将工人使用次数提升至7次,同时通过祠堂加速移民生产实现领土扩张。文化方面需优先解锁政治哲学和封建主义市政,前者开启阿帕体系获取城邦控制权,后者强化工人效能。
虎蹲炮单位虽射程有限,但配合长城防御加成能有效抵御早期入侵。通过阿帕达纳宫获取的城邦使者优势,可转化为外交筹码与资源交易资本,优先与军事型城邦结盟补充兵力。若选择征服路线,需在古典时代集中建造兵马俑,其全军晋升效果能显著提升骑士单位攻城效率。科技线应优先攀砌砖技术解锁长城,随后根据胜利目标调整——文化胜利侧重印刷术与文化遗产,科技胜利则需速冲工业化。所有城市必须强制建造文庙取代图书馆,其额外科技产出能弥补早期科技弱势。
文化胜利需密集建造文艺复兴时期奇观如紫禁城、布达拉宫,配合考古学家发掘文物;科技胜利则需在工业时代抢建鲁尔山谷,利用长城积累的黄金购买宇航中心。无论何种路线,城市人口增长都是基础,分城选址需优先考虑淡水与奢侈品资源,通过粮仓与水磨维持住房与食物平衡。总督马格努斯应常驻主城,其砍树加速效果对奇观建设至关重要,而平伽拉则适合派驻高人口城市强化科技文化产出。最终阶段需注意AI的竞争威胁,通过外交支持或防御性战争保护关键奇观城市。
秦始皇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工人效能将奇观转化为全时期增益,因此每个时代都需要精确规划奇观序列。远古时代侧重生产力奇观,古典时代锁定文化军事加成,中世纪后则需根据实际战况动态调整。这种全程无弱势期的特性,使得中国文明在高手操作下能实现指数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