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城市是游戏核心玩法之一,需要从基础建设、兵力配置、战术策略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准备。城市战不同于普通资源点争夺,需要更全面的规划和更精准的执行,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进攻失败。攻打城市前必须确保自身基地发展到一定规模,拥有稳定的资源产出和足够的兵力储备,同时要研究敌方城市的防御布局和守军构成。

基础建设是攻打城市的前提条件,主城等级决定了可建造的建筑类型和部队规模。指挥部需要优先升级以解锁更多功能,兵营和工厂则直接影响部队质量和数量。资源建筑如铁矿、橡胶园等必须保持高效运转,确保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供应充足。科技中心的研究项目能显著提升部队战斗力,特别是攻城类科技需要重点投入。城市周边的资源点要尽可能控制,为长期作战提供后勤保障,同时通过交易所调剂资源余缺。

兵力配置需要根据目标城市等级和防御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轻型坦克和反坦克炮是前期攻城的主力,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在中后期发挥关键作用。步兵单位虽然单体战斗力较弱,但数量优势明显,适合承担消耗战和占领任务。空军单位如侦察机和运输机能提供视野和机动支援,但需要较高操作技巧。将领选择要与兵种特性相匹配,优先培养提升主力兵种属性的军官,技能升级侧重攻击和防御类加成。

战术执行阶段需要分步骤推进,首先用侦察单位获取城市防御详情,包括炮塔位置、守军兵种和数量。进攻时采用梯队战术,重型单位吸引火力,远程单位集中输出,工程部队伺机破坏关键建筑。对于高等级城市,需要联盟成员协同作战,分配好主攻和佯攻方向。攻城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损耗部队,保持持续压制,最终用步兵单位完成占领。占领后要立即建立防御体系,防范敌方反扑,同时部署运输线确保新占城市的资源供给。
战后管理同样重要,新获得的城市需要快速转化为战力。优先修复受损建筑,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前线需求,将部分资源产出转为军备制造。与联盟成员共享城市控制权,形成区域联防网络,通过军团城市机制提升整体作战效率。定期轮换驻防部队,保持守军士气和装备完好度,在防御建筑布局上要形成交叉火力覆盖。这些措施能将占领的城市真正纳入战略体系,为后续扩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