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量是衡量部队战斗力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攻防作战的成败。兵力不仅决定武将的生存能力,还影响战法触发效果和持续作战的续航能力。兵力越多,部队在战斗中承受的伤害上限越高,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执行攻城、驻守等战术行动。兵力不足会导致部队迅速溃败,尤其在面对高等级资源地或玩家对抗时,合理维持兵量是战略部署的基础。

兵量的提升主要通过升级军营和武将等级实现。军营每升一级可增加固定带兵上限,而武将等级提升则会按比例提高单支部队的兵力容量。需不同兵种之间存在克制关系,即使兵力相当,若兵种被克制仍可能造成较高战损。在扩充兵量的同时需结合兵种特性调整阵容,例如盾兵适合高兵力防守,骑兵则依赖兵力优势进行快速突击。

占领高级资源地需要足够兵力支撑战损,例如5级地通常需要4500-5000兵力才能稳定攻克。屯田时选择高等级土地能获得更多资源收益,但同样需要对应兵力保障安全。同盟作战中调动兵力需考虑行军距离和士气损耗,远距离作战需提前在营帐补充兵力,避免因兵力衰减影响战斗效率。

例如藏兵操作可通过调整武将副将位置或终止驻守来规避敌方攻击,保留主力部队兵力。被俘虏后可通过缴纳资源、同盟解救或紧急撤离恢复兵力,但需放弃所有领地。后期战斗中,兵力恢复速度与征兵处等级、资源储备密切相关,优先升级相关建筑能显著提升持续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