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编采矿是提升资源采集效率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合理搭配工程船与运输舰,能够显著减少往返基地的频率,从而优化整体采矿效率。工程船的采矿速度与仓储容量是基础,而运输舰的加入则能大幅延长单次采矿的持续时间,尤其是AC721通用型运输舰,其满级仓储可提供22200的额外容量,使单次采矿量接近中型工程船的三倍。这种组合尤其适合前期资源港区容量有限时,以最小指挥值消耗实现最大收益。
采矿效率的提升不仅依赖舰船搭配,还需注重计划圈的摆放技巧。工程船从基地到矿点的移动分为曲率航行与常规航行,前者速度更快但仅在计划圈外生效。将矿点中心置于计划圈边缘靠近基地的一侧,能最大限度利用曲率航行缩短移动时间。采矿平台的覆盖范围需与计划圈重叠,确保工程船进入平台区域后直接切换为高效率采集状态,避免因路径规划不当造成的效率损失。
混编舰队的升级优先级需根据发展阶段调整。工程船应优先提升采矿速度与仓储技术,而运输舰则专注仓储扩容。中型工程船的经验获取依赖采矿总量,因此早期投入多艘小型工程船虽单舰效率较低,但总量优势可加速技术值积累。当大型工程船解锁后,其基础仓储优势将逐渐取代混编模式,但过渡期仍需依赖AC721弥补中型工程船的容量短板。
低级矿点虽总量有限,但安全且适合快速积累经验;高级矿点需评估野怪强度与舰队战力是否匹配。采矿平台的中级阶段允许单矿点双船开采,混编舰队可拆分为两组分别作业,但需注意平台加成仅作用于本同盟成员。后期建议3-4名玩家共享矿区,既能协同防御抢矿行为,又能通过轮流封锁野怪刷新点获取额外经验收益。撤退与返航机制是混编采矿的潜在风险点。舰队被击毁或主动撤退时,若未及时用工程局加速回城,行进路线会暴露基地坐标。预制模块无法在舰队仓储中维修,战后必须返回基地船坞,因此混编舰队应避免参与高烈度战斗。运输任务中若目标联络点被敌对势力包围,需提前侦查避免资源无法交付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