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被围困时,系统会强制切断其生命值自动回复机制,导致防守压力骤增。需优先分析敌方单位部署,近战单位的控制区域通常覆盖周边六格,远程单位则仅能控制所在单元格,河流与湖泊会阻断控制区域的延伸。若城市临海,还需注意敌方海军单位对海洋格的控制。理解这些基础机制是制定反制措施的前提。
破围的关键在于重新建立对外联系通道或削弱敌方封锁力量。若城市仍有驻军,可尝试将军事单位驻扎在市中心提升防御力,同时利用远程单位清除敌方脆弱的近战部队。当敌方控制区域存在缺口时,快速调动骑兵类高机动单位突破封锁线,或派遣建造者修复被掠夺的道路恢复补给线。对于科技领先的文明,可研发防空技术防范敌方空袭,保持制空权有助于缓解围城压力。若城市已丧失反击能力,则需从其他城市调遣增援部队实施外围解围。
长期被围时需调整城市内部管理策略。优先生产防御型建筑如城墙、防空炮台,暂停非必要区域建设以集中生产力。通过交易界面向盟友请求军事支援或资源援助,部分城邦宗主国特权可提供紧急增援。宗教单位在围城期间仍可活动,利用使徒或审判官清除敌方宗教压力,避免因忠诚度崩溃导致城市叛乱。若城市拥有剧院广场或娱乐中心,可启动相应项目临时提升市民忠诚度。
边境城市应提前部署警戒单位,设置要塞或军事工程师建造堡垒形成缓冲带。保持侦察单位活跃度能提前发现敌军集结动向,为防御准备争取时间。与邻国维持良好外交关系可降低被突袭概率,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能在遭遇围攻时获得盟友策应。合理规划城市选址,借助山脉、海岸线等天然屏障可减少被全面包围的风险。